建筑保溫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節能方式,有助于氣候保護。作為有效的建筑保溫材料之一,聚苯乙烯(XPS)泡沫因其易燃性,需要阻燃劑的守護,使綠色建筑更安全。
目前,在聚苯乙烯泡沫中仍然還在使用小分子阻燃劑六溴環十二烷(HBCD)。由于其易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2021年12月25日起,中國將禁止HBCD的生產和使用,建筑行業面臨著共同的一道難題:
聚苯乙烯(XPS)泡沫+?=安全綠色的保溫材料
為了幫助建筑行業平穩過渡,結合EPS和XPS保溫隔熱泡沫的生產工藝,朗盛聚合型的添加劑產品Emerald Innovation™ 3000將成為聚苯乙烯泡沫生產應用中的可持續性阻燃解決方案。
阻燃性能更優異
要想擔起克制火災重任,必須擁有過硬的性能。怎樣來測試阻燃劑的本領是否過硬呢?一種方法是測試允許試樣燃燒的最低氧濃度(LOI),即極限氧指數(ISO 4589)。指數越高,試樣燃燒所需的氧氣濃度越高,阻燃效果越好。
朗盛比較了含有相同溴含量的聚苯乙烯擠塑泡沫板(XPS),分別使用HBCD和Emerald Innovation™ 3000阻燃劑的LOI值(如下圖左側圖標)。結果顯示,使用Emerald Innovation™ 3000的XPS泡沫塑料的LOI值與使用HBCD的LOI值相當。
聚苯乙烯擠塑泡沫板的防火性能測試
此外,在泡沫板材中添加不同的阻燃劑,觀察燃燒時的火焰高度也能比較其阻燃性能。上圖右側的圖表,顯示了分別使用HBCD和Emerald Innovation™ 3000阻燃劑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平均火焰高度。
以上兩個試驗表明,Emerald Innovation™ 3000與HBCD相比表現出輕微的優勢。在LOI值相當時,使用HBCD和Emerald Innovation™ 3000阻燃劑的聚苯乙烯泡沫板產生的平均火焰高度更低。
成熟的生產工藝
除了具備優良的阻燃性能,添加Emerald Innovation™ 3000的阻燃聚苯乙烯擠塑泡沫板已經擁有成熟的生產工藝,能夠幫助建筑行業投入生產,為適應HBCD禁用做好準備。
阻燃聚苯乙烯擠塑泡沫板的生產通常分為兩步進行:
01
在聚合物載體中加入阻燃劑制備阻燃母粒。在造粒擠出機中充分混合聚苯乙烯、Emerald Innovation™ 3000及其它添加劑,如穩定劑和加工助劑等。
02
在最后的擠出工藝中加入阻燃母粒,生產出聚苯乙烯擠塑泡沫板。
為了成功生產高品質的阻燃聚苯乙烯泡沫板,在母料加工(第一步)中,阻燃添加劑和其它添加劑必須通過擠出混合工藝均勻地分散在聚合物載體中。通過復合材料的能量色散X射線(EDX)映象,可以確定聚合物粘合劑中添加劑彌散質量是否均勻分布。
在聚苯乙烯中生產Emerald Innovation™ 3000母粒時,只要Emerald Innovation™ 3000是化合物中唯一含溴的成分,由溴引起的紅色像素的分布可以反映添加劑的分散情況。當紅色像素均勻分布時,即表明阻燃劑Emerald Innovation™ 3000在聚苯乙烯中分散良好。
EDX映象-Emerald Innovation™ 3000均勻分散在聚苯乙烯中
在母粒生產過程中,阻燃劑的良好分散將生產出高品質的Emerald Innovation™ 3000 PS母粒。再加入XPS擠出工藝,就能生產出高質量的阻燃聚苯乙烯擠塑泡沫板材。
符合國家標準
隨著國家強制性標準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的實施,對建筑外墻保溫材料防火安全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
近日,江蘇產品質量檢測研究院根據中國標準GB 8624-2012進行了防火測試,以評估分散良好的Emerald Innovation™ 3000母粒生產的聚苯乙烯擠塑泡沫板材的質量。聚苯乙烯擠塑泡沫板在試驗中以優異的性能通過了GB8624-2012 B1(C)的要求。
試驗表明,在生產試驗中使用Emerald Innovation™ 3000能夠生產符合中國消防安全標準的高質量的擠塑聚苯乙烯保溫隔熱泡沫板,滿足相關的防火安全要求。
朗盛致力于推動中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2018年和2019年,朗盛連續舉辦兩屆防火安全研討會,聯合行業內專家與合作伙伴共同助力《斯德哥爾摩公約》在中國的實施。
《斯德哥爾摩公約》小百科
為了加強化學品的管理,減少化學品尤其是有毒有害化學品引起的危害,國際社會達成了一系列的多邊環境協議,其中《斯德哥爾摩公約》涉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相關規定。2001年國際社會通過本公約,作為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危害的全球行動。
朗盛為推動阻燃材料的綠色發展所做出的努力也獲得了行業內的認可。近日,朗盛獲得中國建筑節能協會(CABEE)授予的“常任理事”單位資格。
未來,朗盛將繼續不斷深化與中國產業鏈伙伴的合作,把可持續阻燃劑等綠色建筑材料融入建筑全生命周期,協同創新助推中國建筑業態的轉型和升級。